• 收藏本站
  • English
  • 首页
  • 中心简介
  • 咨询师简介
  • 中心通知
  • 中心活动
    1. 心理团体
  • 院系风采
  • 心理美文
  • 电子刊物
  • 下载空间
  • 首页
    • 返回
    • 专业交流
    • 学生活动
    • 心理辅导
    • 科普园地
  • 中心简介
  • 咨询师简介
  • 中心通知
  • 中心活动
    • 返回
    • 心理团体
  • 院系风采
  • 心理美文
  • 电子刊物
  • 下载空间

首页

  • 专业交流
  • 学生活动
  • 心理辅导
  • 科普园地

科普园地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普园地  -  正文

当评分成为枷锁:由MVP梗引发的情感共鸣

作者:高峥    时间:2025-04-11     浏览:

           2025年初,游戏主播小明剑魔在经历游戏对局失败后心情很差,这时看到弹幕有人问为什么其他战绩差的玩家评分却比他高,此时的小明剑魔正在气头上,便以家庭生活为例:父亲每天外出赚钱,而母亲一直在家打理家务,月底结算时因为父亲赚的钱多所以父亲就是“MVP”,而母亲就是“躺赢”,很明显这样的评判是不公正的,所谓的评分只会把人的付出异化掉。

 小明剑魔在直播中调侃“MVP父亲”与“躺赢母亲”的游戏评分系统时或许从未想到,仅仅是在直播间的一句抱怨,竟成为了大量二创视频的素材,大家都在视频中借用他的言语表达对现实世界中种种评分系统的不满。为什么有那么多人争相二创呢?我想是因为这句戏言引发了大量年轻人的情感共鸣——我们正生活在一个被数字编码的世界里,而这场编码运动的代价,是年轻人日益枯竭的精神世界。


(图片来源于抖音@阿良Zero)


一、数字化枷锁:无处不在的评分系统


大学生在名师讲座上做自己的作业,只为达到“二课学时”的指标;写字楼里的白领也一直为OKR考核焦头烂额;外卖骑手的手机里装着各种评分APP,从接单时效到微笑服务都被量化考核……社交平台更将“评分游戏”玩到极致:朋友圈的点赞数、小红书的收藏量、抖音的播放量、各种软件的“年度报告”,每个数字都在重新定义个体的社会价值。但是,这些数字能绝对准确地评判一切行为吗?让我们再想想小明剑魔的那句话:“你这么认这个评分系统干什么啊,它会把人的付出给异化掉的!”就像我们不能凭借赚钱多少来评判父母对家庭的贡献一样,我们也不能仅仅通过一些数字来断定一个人的绩效。



二、焦虑的诞生:当人力为算法的耗材


  评分系统的危机,在于它构建了一个自我强化的焦虑循环,人类大脑对数字的敏感度远超抽象价值。

  大学里的“二课成绩”,职场上的OKR系统,这些将人降维成数据的操作,看似让一切的评比有迹可循,但它们又何尝不是一种精神剥削呢?正如颜值打分产业链中,无数少女对照“面部黄金比例”自我审视,却不知所谓标准不过是流量生意的话术陷阱。  

 更隐蔽的伤害来自算法黑箱。电影《胜券在握》里,白胜作为公司元老级别的高级程序员,为公司的创立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但最后却被自己所编写的评分系统认定为“需要优化掉的员工”,面临中年裁员的危机。这种不可知的技术权威,让人联想到福柯笔下的“全景监狱”:我们不知评判标准,却时刻活在被评判的恐惧中。当年轻人开始用“反向打卡低分餐厅”对抗算法霸权,实则是以荒诞解构荒诞,试图夺回对生活的解释权。  


三、破局之道:重建价值坐标系


对抗评分暴政需要我们重新建立起自己的价值体系。我们可以试着不去看网络上的各种评分,或者每天记录自己未被评分系统捕捉的生活瞬间,比如偶然读到的唯美句子、不期而遇的美味小店、随想即行的晨间小跑、随手抓拍的身边美景……这些都有助于我们重建价值坐标系,显著提升自我认同感。

此外,存在主义心理学也启示我们:生命的价值在于体验的深度而非数据的广度。学期末的成绩单只能说明你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却无法表现出你攻克一个难题的兴奋;系统中的志愿时长只能记录下的参与过的志愿活动,却无法回放你在生活中的善意。所有年轻人都需要为自己创造一个“无评分空间”——不带定位的徒步旅行、不修图的聚会合影、不追求KPI的业余爱好。这些未被数字丈量的人生切面,才是对抗异化的真正堡垒。


当游戏结束时的MVP图标逐渐黯淡,那些共同战斗的默契配合、逆风翻盘的团队精神、绝地反击的勇气决心,才是真正闪耀的人生勋章。解开数字枷锁的关键,在于重新发现那些无法被评分系统量化的生命维度:一次不求点赞的真诚分享,一个无关绩效的深夜畅谈,一场只为热爱的笨拙坚持。这些未被数字化的真实,或许是治愈时代焦虑的良药。


上一篇:次元壁内外——我和我“不存在”的朋友

下一篇:心晴贴士第255期:春日心语:感官觉醒与情绪舞动

联系电话:

027-87543148(主校区)

027-83692592(同济校区)

预约方式:

华中大微校园-应用中心 

(办公&综合)-心理咨询预约 

地址:中国·湖北省·武汉市珞喻路1037号 邮编:430074

版权:Copyright 2015 ◎ 心理健康教育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