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期回家
久违与父母长时间相处
有很多美好的时刻
也难免有争执不悦
除了置身其中体验
我们也能置身其外
看到关于自身家庭的互动模式
我曾遇到这类的来访者,一想到要回家,整个人就不好了,有的会不自觉地多吃,让自己变得臃肿。有的刚开始几天还可以和父母愉快相处,后面就只想躲在房间里闭门不出,或与三五好友出街,直到假期结束。在假期咨询时,家庭矛盾更是来访者频频提及的主题。他们常见的感受是没法和父母平等的讲道理。
“当我因为诸多原因想离开家,去朋友家或者外面住几天,最开始她只是不理解,我再尝试去沟通时,她就会开始哭,我很无奈很生气又很自责,后面干脆不说了。”“我和父亲讲不通,当我只是表达一些不同意见,他突然音调就会变高,变得不耐烦,让我很害怕。还会说你们小孩子懂什么,一下子就失去了交流下去的兴致。”“我并不会被当作一个平等的人来对待,在他们眼里,我只是一个不够成熟的孩子,而在那样的对待下我并不舒服。”
家庭关系
原生家庭是这些年我们常听到的心理学词汇,得益于这一代的教育水平更高,接受信息的渠道更多,我们似乎能对家庭生活更具反思性。结合我的临床实践与真实生活体验,想和大家分享在与父母相处时,我们常常会遇到的几类情况。
第一种情况,能感受到父母的爱,但是那份爱因为不灵活而让人不舒服。作为大学生的小林,回家也父母总是在7、8点左右来叫起床,尽管每次都失败,也还是要唠叨几句,这样对身体不好。吃冰淇淋也会被讲,9点没回家就会被电话催促。在离家返校时,父母还会提醒小林夏天不要去河边玩水,路上注意安全,这些似乎对中小学生说的话。这些人会感觉父母好像在用本能在爱,用惯性在爱,这种爱适用于中小学生,但对于成年人来说,太过细致有时会感觉无用,有时会觉得不耐烦。小时候爱可能用呵护表达,长大后爱需要用尊重来支撑。
第二种情况,觉得父母不会爱人,后来意识到他们也没有被好好爱过,阿月提到小时候自己在家庭聚会中被亲戚嘲讽,悄悄躲起来抹泪,被妈妈看到了,妈妈脸上那种疑惑的,难以置信的表情她到现在还记得,这个场景是对她们母女关系的注脚,阿月所有的悲伤、难过,在妈妈那里都像怪物。直到后来,阿月才了解,妈妈在早期因为家里小孩太多,她被寄养在类似孤儿院的地方,直到后面才回到家中。“她一直是个足够坚强、甚至强悍的女性,我想在她眼里的怪物不是我,只是那些她也不曾触碰的情绪吧。”后来阿月慢慢意识到,那些负面情绪不能被好好处理是两代人创伤的传递。
这些父母虽然“嘴硬”,但在行动上还是会有变化。“就进门要敲门”这个话题,凌琳和父母争执了很多次,虽然每次他们都以指责我态度恶劣,不尊重长辈收场,但这次回家,我妈进我房间居然开始敲门了。我爸现在收到我的礼物不会总是说没什么钱又买些没用的东西,而是乐意去尝试这些新鲜事物了。父母好像也还在学习做不扫兴的父母。阿月也说当自己在母亲面前奔溃多次之后,母亲好像理性意识到这是一个问题,尽管不太理解我具体的情绪是什么,但她不再会去“嘲笑”和“漠视”我的情绪,而是选择让我哭完。我隐隐觉得我们都在努力靠近对方。
第三种情况,等不到父母的反思与道歉,那些不说对不起的父母。研究生小珂提到父母关系时会嘲讽说一句“他们永远正确。”作为心理学爱好者的小珂,在回顾自己的成长经历时意识到自己不舒服的体验和父母对待自己的方式有关。每次回家他都重复体验着这些方式,屡次和父母提出来自己的感受与想法,希望得到父母的一个道歉。父母却非常难说出口,他们要么说“我们是你的亲生父母,难道还会害你?”要么说“这么小的事,我都不记得了。”有一次大闹,他的母亲说“自己的心脏不舒服好几天,是想我去死吗?”这让小珂更加痛苦,一些真诚的自我暴露咯噔一下被拒收。小珂执着地希望得到一个公正的回应,又痛苦地困扰于父母的否认,最后也觉得自己可笑。而小珂之所以这么在意,是因为他在他和女友相处模式中,似乎看到了父母的影子,好像那些曾经让他感到受伤的自大、傲慢、控制,有时候也变成指向女友的利器。这让他觉得悲观。
“原生家庭带来的残缺会不会像一个诅咒?让我不能拥有爱人的能力?”在咨询室里,小珂平静中带着绝望地看向我,而我想到关于原生家庭解读的一个视频,视频中把原生家庭中有毒的部分比喻成杯子里的黑液,随着我们不断地往人生这个杯子中倒入清水,杯子的黑液被逐渐稀释、溢出、慢慢地这个杯子的黑液就会被清水替代。我反过来问小珂,“但你女友眼中,和我的眼中,你和你的父母是如此不同的人。是什么让你和他们不一样的呢?”小珂想到了很多“我中学开始就有很多要好的朋友,现在我们的关系还很好;我对心理学很感兴趣,也会去了解不少相关的知识,还会持续不断的做心理咨询;我中学时代的老师,他也给了我很多鼓励....”我想这些就是小珂那个杯中的清水。
如果原生家庭让你感到痛苦,第一层日常相处的痛苦,其实随着年纪的增长,成年后离家,这些会自然而然的减少,反而因为距离产生美好和思念。而更深一层的,担心自己的行为、感受方式的模式中有难以摆脱的家庭中有毒的影子,我希望那个给杯子灌水的隐喻可以提醒你,一个人的起点不会就是他的终点,一个人初具的雏形不会是他唯一真实的样貌。
作者:李升岚
■ 中国心理学会注册心理师(X-22-184),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临床与咨询方向硕士,咨询时数超1800+小时,接受系统的人本主义培训、接受精神分析、短程焦点、叙事治疗培训,长期接受专业督导和个人体验。擅长人际关系、自我探索、亲密关系、学业压力等主题,带领单次表达艺术团体、作为非结构团体观察员。
■ 咨询寄语:不要害怕我们走不远,脚下的路绵延不绝。
■ 邮箱:lishengl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