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本站
  • English
  • 首页
  • 中心简介
  • 咨询师简介
  • 中心通知
  • 中心活动
    1. 心理团体
  • 院系风采
  • 心理美文
  • 电子刊物
  • 下载空间
  • 首页
    • 返回
    • 专业交流
    • 学生活动
    • 心理辅导
    • 科普园地
  • 中心简介
  • 咨询师简介
  • 中心通知
  • 中心活动
    • 返回
    • 心理团体
  • 院系风采
  • 心理美文
  • 电子刊物
  • 下载空间

中心活动

  • 心理团体

中心活动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心活动  -  正文

第270期心灵之约讲座 自我心理学的视角:解锁你的内在操作系统

作者:林慧云    时间:2025-04-19     浏览:

4月3日下午15:00,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在大学生活动中心A620举办了第270期"心灵之约"讲座。本期讲座由中心助理苑美琪主持,主题为"自我心理学的视角:解锁你的内在操作系统",主讲人是华中科技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的刘喆老师。刘老师具备深厚的专业背景,曾接受动力学个人分析、高校萨提亚家庭治疗模式系统培训,并长期参与专业督导。


讲座伊始,刘喆老师播放了王菲的经典作品《世界赠与我》。歌词中"拥抱这破碎"的哲学表达,与"自我接纳"理论形成艺术化呼应。通过"两个小村落的故事"互动环节,刘老师将抽象的"自我功能"具象化,阐释其作为心理适应机制的核心作用。他指出,自我功能如同操作系统底层代码,调节着个体与外部世界的动态平衡。


在"自我心理学"理论溯源环节,刘老师梳理了弗洛伊德经典精神分析框架,剖析"本我-自我-超我"的结构关系。通过"繁忙一日功能盘点"互动,引导学生感知现实检验、冲动控制、问题解决等自我功能的日常运作。他强调,成熟自我功能是心理韧性的重要构成,直接影响个体应对外界挑战的能力。


针对情绪调节这一核心维度,刘老师详细拆解了情绪涵养能力的构成要素。他提出三套实操工具:每日正念呼吸练习与情绪量化评估,帮助学生建立情绪觉察基准;情绪日记记录法,通过事件-情绪-认知的链条分析,提升自我反思能力;应急干预方案则涵盖生理调节技巧与社会支持资源链接。


案例分享环节,外卖诗人王计兵的生活故事成为生动教材。刘老师剖析其如何在高压职业环境中,通过创作诗歌实现情绪转化,将负面体验转化为艺术表达。这种娱乐功能的发挥,展现了自我功能在极端环境下的适应智慧,引发学生对"健康的娱乐"命题的深度思考。


在自我功能评估板块,刘老师构建了多维度测评框架。他指出,过度控制与情绪麻痹均属功能失衡,需在稳定性与灵活性间寻求动态平衡。通过现场量表测试,学生获得自我功能的可视化画像,直观呈现其在压力应对、目标设定、现实适应等方面的优势与短板。结合埃里克森心理社会发展理论,刘老师阐述自我功能与人生阶段任务的关联。他提出,从身份认同到亲密关系的每一步跨越,均需相应自我功能的支撑。这种发展视角为学生提供了成长的结构性理解,帮助其定位当下心理发展坐标。


讲座尾声,刘老师分享了弗洛伊德平衡生活的小故事,引出"爱、工作、娱乐"人生三大支柱理论。他指出,这三大领域既是自我功能的实践场域,也是心理资本的来源。通过数据支持与案例分析,阐释了功能失调如何导致支柱坍缩,而功能优化则能实现三者的良性循环。


互动答疑环节,刘老师针对学生提出的学业压力、人际关系困惑等问题,提供基于自我功能的解决方案。他强调,真正的心理健康不是消除负面情绪,而是培养与情绪共生的能力,将内在冲突转化为成长契机。


本次讲座以理论阐释为基底,以案例分析为支架,以实操工具为抓手,为学生搭建起理解自我心理机制的立体框架。在场学生表示,这种兼具学术深度与生活温度的讲解,使其对"如何与自己相处"这一永恒命题有了更具操作性的答案。


上一篇:生命的色彩印迹——5·25心理健康节主题活动“心调研”之院系篇

下一篇:芳香疗愈系列活动之馨香秘境

联系电话:

027-87543148(主校区)

027-83692592(同济校区)

预约方式:

华中大微校园-应用中心 

(办公&综合)-心理咨询预约 

地址:中国·湖北省·武汉市珞喻路1037号 邮编:430074

版权:Copyright 2015 ◎ 心理健康教育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