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本站
  • English
  • 首页
  • 中心简介
  • 咨询师简介
  • 中心通知
  • 中心活动
    1. 心理团体
  • 院系风采
  • 心理美文
  • 电子刊物
  • 下载空间
  • 首页
    • 返回
    • 专业交流
    • 学生活动
    • 心理辅导
    • 科普园地
  • 中心简介
  • 咨询师简介
  • 中心通知
  • 中心活动
    • 返回
    • 心理团体
  • 院系风采
  • 心理美文
  • 电子刊物
  • 下载空间

中心活动

  • 心理团体

中心活动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心活动  -  正文

第44期“心灵之约”访谈成功举行

作者:李文沁    时间:2024-12-02     浏览:

第44期“心灵之约”访谈

——爱己及人,医路有我


11月26日晚上19:30,第44期“心灵之约”访谈以线上的方式在b站直播间如期举行。本期讲座以“爱己及人,医路有我”为主题,主讲人是华中科技大学优秀校友杨发灯。

访谈开头,华中科技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章劲元主任先为同学们介绍了杨发灯学长的基本情况,杨发灯于2013-2017年就读于华中科技大学生科院生物医学工程专业,2017-2023年,攻读北京大学硕士和博士,2023年博士毕业后选择到重庆做了一名公务员。自出生开始,杨发灯就身患一种皮肤病——鱼鳞病,但他不仅没有被疾病打垮,反而推已及人,自助助人,一直致力于减轻罕难病病友的痛苦和帮助大众做好健康管理,从“医路有我”到“万众医心”,十余年从未改变。



接着,杨发灯分享了自己的患病经历和鱼鳞病对自己的影响,他谈到,确诊这个疾病是在小学五年级,在学习上,这个疾病对智力并没有什么影响,但因为身边异样的目光会增加自己的心理压力,所以小学、初中的成绩经常垫底;生活中主要是皮肤的病变、脱屑带来困扰,严重的时候指纹都无法识别出来;人际关系上,父母会承受较大的压力,同时对自己的恋爱关系、工作就业也会有影响。

关于克服疾病的心路历程,他谈到,这个病目前是很难根治的,面对这条无法跨越的河,努力去接受它,把它当做风景、目标,而不是阻碍,而且这种特殊的情况反倒让自己有更清晰坚定的人生信念,促使自己去帮助更多的人。

随后,杨发灯谈到了自己成立“医路有我”公益组织的原因和过程,因为接受过很多人的善意与帮助,比如初中物理老师、高中班主任和身边的朋友亲人等等,所以更想把善意传递下去;同时,因为自己本身处在这一类群体里,所以更有为他们发声的使命和责任感。在创立这个组织的过程中,也通过一些契机接受到了学校、社会的帮助,虽然自己毕业了,但这个组织仍然在经济资助、心理支持和物理诊疗上为人们提供帮助,并且逐渐发展扩大。



接着,杨发灯又分享了自己在华科和北大求学的感受,本科期间在华科体会到了非常浓厚的创业氛围,同时辅导员、老师的关心和帮助也为自己提供了非常多机会;在北大,则体会到了更多理想主义和浪漫主义的情怀,他提到了令自己印象深刻的一句话“人要做价值的创造者,而不是财富的搬运工”,也正是这样的信念促使他一直投身到医疗健康事业。

最后,学长谈到了自己的工作与生活,工作上,他不仅完成领导安排的任务,还在下基层的过程中收集民众的想法,走访项目单位,抓住契机为乡镇引入更多的项目,同时不断收集整理自己的想法,争取向领导提出建议;生活上也一直很简单,现在最主要的就是找对象成家。

访谈最后学长还向同学们寄语:每个人的人生都是不被定义的,要跟随自己的内心,去经历自己的人生。


HUST心灵之约


图文 / 李文沁
校对 / 李文沁 刘芊滋
编辑       / 王亦菲

审核 / 郭晓丽 谌燕 崔方正





上一篇:活动总结 | 第二十届心理文化节之岁月轻吟·小确幸之歌

下一篇:让心声共鸣——2024年新生工作坊风采展示(第一期)

联系电话:

027-87543148(主校区)

027-83692592(同济校区)

预约方式:

华中大微校园-应用中心 

(办公&综合)-心理咨询预约 

地址:中国·湖北省·武汉市珞喻路1037号 邮编:430074

版权:Copyright 2015 ◎ 心理健康教育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