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心尊巴舞团体成功举办
2023年6月8日14:30-16:00,开心尊巴舞团体在大学生活动中心A座514室举办,共有8位同学参与。活动的带领者为心理中心副主任郭晓丽老师及中心专职心理咨询师刘喆老师。
活动内容
本次团体活动的内容包括成员自我介绍、节奏练习(传沙蛋)、尊巴舞正式体验及正念冥想四个部分。在团体成员们结束自我介绍之后,郭老师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下带领大家体验了沙蛋传递活动,这帮助同学们迅速融入到团体中。在此之后,郭老师及刘老师共同带领大家体验了3首动感的乐曲。
为了帮助大家缓解燥热的情绪,在体验结束后老师们新加入了正念冥想环节。这帮助同学们快速从运动的躁动中平复下来并且关注到自己当下的感受。在一片融洽的氛围中,大家通过合影留念结束了当天的团体活动。

活动反馈
同学们普遍反馈到:他们在参与尊巴舞团体活动中时不但能够重新将目光聚焦在自己的身体上,还释放了压力,感受了快乐。团体成员的参与度也非常高,和谐的团体氛围带动了大家的积极性。大家在这个过程中认真地学习着尊巴舞的动作,展现着身体的灵活度,和感受着音乐的律动。
最后通过团体成员的反馈,我们也了解到了同学们对这个团体的认可,并期待今后能继续参加这样类似的团体活动。这为今后中心继续开展此类团体活动指明了方向。
以色彩安抚情绪,让艺术走进心灵
为缓解期末月以及毕业季带来的压力,2023年6月8日下午,华中科技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组织参观湖北美术学院毕业展览,以多彩的艺术形式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同时调节情绪,以更好的状态参加考试。
华中科技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心教师黎碧尘、谌燕带领20余名学生前往毕业展览现场进行参观;湖北美术学院绘画学院党委副书记汪洋老师、绘画学院教师蔡卜居、绘画学院团委书记、辅导员许捷欣三位老师热情接待并针对每个展览馆的不同特色进行讲解。

在湖北美术学院老师的带领下,华科师生一行参观了油画展、服装设计展、雕塑展、环境设计展等数十个展馆。




油画展厅中的作品多以写实为主,色彩艳丽;服装设计展馆里陈列的服装无比新颖,配合专业模特的走秀,更是凸显出时尚风味;雕塑展馆中有写实类型,也有抽象类型,但无论哪一种类型的作品都能让人感受到艺术之美;环境设计展馆中展出了许多真实的建筑设计模型,尤其是武汉市地铁站设计,据许老师介绍,湖北美术学院承接了武汉市内绝大部分的地铁文化设计与美化。
参观过程中,华科学生们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尤其是在环境设计展馆中,我校建规学院的学生仔细欣赏建筑艺术,同时积累素材以用在专业课学习中。最后,华科师生一行有幸参观了版画制作工作室,在这里近距离接触到了各种专业绘画工具,近距离感受了画师们创作时的精益求精。


参观结束后,所有人合影留念,记录下充满收获的一个下午


本次“以色彩安抚情绪,让艺术走进心灵”湖北美院毕业展览参观活动以身临其境的方式让同学们体验专业的绘画艺术,在这个临近毕业与期末考试的时期帮助同学们舒缓压力,让同学们得到艺术的熏陶,感受到万物的美好。同时,也增进了华中科技大学和湖北美术学院两校间的沟通和交流。
第249期“心灵之约”讲座成功举办
6月8日晚上18:30,第249期“心灵之约”讲座在大学生活动中心A620举办。本期讲座的主题是“如何应对考试焦虑”,主讲人是华中科技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的刘芊滋老师。
刘芊滋老师系统接受过精神分析、认知行为、接纳承诺疗法、家庭疗法的训练,长期接受个人体验与专业督导,并开展过多场焦虑应对讲座与团体活动。


本场讲座包含三个部分,分别是“考试焦虑是什么?”“考试焦虑从哪来?”和“如何应对考试焦虑?”。
首先,刘老师为大家介绍了焦虑的定义,即焦虑是一种恐惧占主导的情绪体验,可以分为特质焦虑(个人的性格特点)和状态焦虑(由特定情境引起)。而且焦虑是一个连续的谱系,根据程度可以划分为焦虑情绪、焦虑状态和焦虑症。此外,焦虑也会伴有一些失眠、肌肉紧绷、头痛、头晕等身体表现。

“考试焦虑是什么?”刘老师首先对考试焦虑进行了解释,即因考试压力过大而引发的系列异常生理、心理现象,包括考前焦虑、临场焦虑(晕考)及考后焦虑紧张。接着,刘老师给出了一个考试焦虑的自我诊断量表,结果显示同学们的考试焦虑程度都处于正常状况。然后,同学们积极分享了自己的考试焦虑表现,并在老师的指导下绘制了自己的考试焦虑曲线图,形成对考试焦虑的全面认识。
“考试焦虑从哪来?”在这一部分,刘老师结合“认知-情绪-行动”的认知三角,从认知和行为两个角度分析了焦虑情绪的来源,帮助大家理解焦虑情绪。
在认知层面上,焦虑主要来自于个人的灾难化预期、认知偏向与认知窄化等方面;在行动层面上,焦虑主要来源于对考试的回避和无效应对。之后,刘老师和大家一起回想了高考前的焦虑情绪,并结合案例提示大家可以给自己适当的试错空间。

“如何应对考试焦虑?”刘老师指出,一方面,可以外化焦虑背后的认知,尝试在一张纸上写下自己脑中所有的担心、焦虑的念头;另一方面,适当的焦虑会让人兴奋,改变对考试的解读,把复习任务变得难易适中,降低对情绪感受的“灾难化”。刘老师分享道,考试的意义是打怪,打不过就离开,人生不过就是不断通关,累了就关一会游戏。
接着,刘老师结合漫画讲述了应对考试焦虑的具体办法,引导大家与焦虑情绪共处,并提出了四个应对考试焦虑的行动策略:第一,从幽默中汲取力量,比如吐槽、宣泄情绪以及发各种表情包;第二,专注当下,专注于眼前的一道题、一段话,认真思考总结;第三,在音乐、冥想、运动甚至“发疯”中放松自我;第四,拓展自己的“价值边界”,虽然无法不卷,但是可以让自己变成“花卷”。

在讲座的最后,刘老师再次回到“认知-情绪-行动”的认知三角,以此帮助大家应对考试焦虑。讲座结束后,同学们积极向刘老师提问,与刘老师交流自己的想法,表示通过本次讲座对考试焦虑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收获了很多有效的应对考试焦虑的办法,之后也会将这些方法分享给身边的同学们。

心声工作坊第五期
“掌心森林,悦享绿趣”微景观DIY
2023年6月9日下午,心理中心个案管理员团队面向校内的心理疾病患者学生,开展了第五期心声工作坊活动。本次心声工作坊活动的主题为“掌心森林,悦享绿趣”。本次活动主持人为范君怡(中心实习生,个案管理员,社工研究生)。
第一环节·掌心森林
活动的开场,主持人通过视频向大家简单介绍了微景观的材料及各种工具的用法。同学们跃跃欲试,在球状的透明小花盆里铺上小石子,栽种自己喜欢的几小株绿植,再点缀上浅蓝色的细沙以及栩栩如生的小摆件,一个个独具创意的微景观生态跃然掌心。

第二环节·面对“蕉绿”
在第一环节的DIY制作之后,看着自己眼前的微景观“蕉绿”,主持人让大家聊一聊自己日常生活中的焦虑以及自己的应对方式。
不少同学聊到上大学以来的孤独感让自己无所适从,也有同学分享了自己应对孤独感的方法:“发现独来独往的乐趣,乐在其中,但也在需要的时候尝试主动表达结伴的需求”。同学们大胆地自我表露最近的焦虑事件,也纷纷讨论应对焦虑的办法。大家觉得,永远不要停止向内自我探索,不断找到自己新的兴趣点,或许是减轻焦虑的良策。



活动接近尾声,同学们就本次活动的体验感受进行了分享。
“我暂时忘却了那些令我焦虑的事情,全身心投入到这一个小作品的制作中。”
“我很喜欢参加这样的活动,很高兴听到大家的故事,让我有了心境和思考上的大提升。”
“从后往前推,我们现在焦虑的每一件事情都自有答案,当下的生活就像是在拼图,关注好当下手中的每一块拼图就好”,同学们如是分享到。
活动最后,同学们为自己的微景观作品拍了全家福照片,并合影留念。

心声工作坊为个案管理员团队组织的心声系列活动之一,面向心理疾病患者和对心理健康感兴趣的同学,以轻松、愉悦的方式交流彼此的心声。每次活动,我们会以DIY、手工等创意活动为载体,以心理健康问题为主题开展讨论与分享。
在这里,我们为你提供一个放松心情、敞开心扉、友爱互助的空间,让经历心理困扰的你感到被理解、被共情,也希望你积极参与,表达想法,为其他同学提供独特的视角。
未来心理健康教育中心还将举办一系列面向各种类型心理疾病患者的活动,欢迎加入心声活动发布QQ群:995022331。
文字 / 廖锦云 黎碧尘 向亮萤 范君怡 何宁娴 杨子婷
图片 / 黎碧尘 王思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