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与“标签”的距离
新心GAP HOUR 第87期实录
每当和新朋友见面的时候,大家都会进行自我介绍,性格特征是不可避免的一个内容。大家可能会说自己开朗、乐观,也可能会说自己比较内敛、腼腆,但是在这些特点中,哪些是真实的自己,哪些其实被定义的标签化的自己?我们要不要被定义呢?
为什么不是斩钉截铁地不要被标签化,因为有些时候大家反感的不是自己被“标签”了,而是不喜欢自己被贴上负面的标签。当我们被标签为是一个努力且上进的人时,我们可能就会因为被认可而感到欣喜,继而会不自觉地做符合这个定义的事情。而当我们被标签为一个不思进取的人时,我们会反感这样一个贴在自己身上的标签。
而有时无论正面负面的标签都在规范着我们的言行,也限制着我们的其他可能。大家有没有这样被标签化的时刻,你又如何看到真实的你与那些标签的距离。本周 GAP HOUR 我们一起来谈谈吧!
Part 1 初交流
对自我的认识
“我是一个比较内向的人,是一个i人,但是和大家熟悉之后的话就是一个e人,就会话特别多。”
“我没有测过MBTI,但是按照大家的这种说法的话我应该是一个e人,比较喜欢去参加一些活动,喜欢社交”
“我比较内向,平时话也比较少,但是遇到自己比较感兴趣的话题就会话多起来。”
本以为大家在初次自我介绍的时候会说说自己性格开朗之类,但是这次活动的成员们对自己的介绍都是很全面的而不是自己单一的一面,也是比较真实的自己而不是大多数人眼中的自己。
Part 2 深入“标签”
交流对标签的理解与看法
在提到“标签”这个词的时候,很多人下意识地选择拒绝,因为“标签”让人第一个想到的便是禁锢框架,是无穷无尽的负面影响,但是任何事物都可以是双刃剑,标签也不例外。
在讨论过程中,成员们也都认为标签是一把双刃剑。当一个正面的标签贴到我们身上的时候,一方面它会激励我们努力这样去做,另一方面它也让我们感到了压力。“我的父母总是喜欢跟其他人炫耀我考到了华科,说我成绩排在前十,但是这样的话给我的压力就很大,我总是担心自己做不好,一次考试不好,我就会觉得是自己不对;而且很怕自己考差了之后,别人就会说你怎么考成这样呢?”而这样的话题让成员们在感同身受的同时,牵出了“面子”这个词。在讨论中,成员们都表示不应该为了所谓的面子而让身上的标签困住自己。其他人在不够了解自己的时候,对我们做出的评价是不需要在意的,我们要学会去分辨这些声音。外界的评价有些可以参考,但很多都不需要关注,因为他们都不知全貌,如何能给出正确的评价。
“虽然一直说“标签”不要轻易贴,但事实上很难做到,因为在我们跟其他人进行交流的时候,我们就会不自觉地给他们下定义。比如坐在我旁边的这位同学,在我听完她的好几次发言之后,我就认为她是理性地有逻辑的人,我就会不自觉地给她贴上这样的标签。”
“有的人我们认为是一个很热情的人,有一天她突然表现得冷漠时,我们就会觉得她怎么这样子。但是我们都忽略了,她也许本身是这样的性格,只是我们之前见到的她是热情的罢了;也可能她当时遇到了什么事情,所以才冷漠了一些。这些我们都不知道,但是却会按照标签来评判她。”
成员们都发现了这样的现状,我们无法避免,但是我们应该记住,跟我们交流的是鲜活的人,而不是一堆标签,我们更应该把重点放到人本身,而不是那些冷冰冰的标签上。
Part 3 群体标签
前期成员们都在讨论个人身上的标签,但事实上在社会上还有很多群体性的标签,比如说女生应该温柔细心,男生就应该勇猛刚强。面对这些群体性的标签时,成员们在讨论中提出一点“对”的路和“简单”的路。群体性的标签是这个群体中可能大家会有的特性,但是不应该是每个人都必须拥有的特性,不应该成为一种禁锢,然而虽然我们知道这一点,但是很多时候我们仍以此为依据看待这个群体中的每一个人,这就是我们习惯于走简单的路,但却不一定是那条对的路。
面对群体标签时,我们要坚持自我,学会保护自己坚守本心,不要放弃自己本身的特质去迎合这所谓的标签。
Part 4 成员感想
Moon:很高兴和大家一起围绕标签展开了很多有意思的讨论,我从中汲取了很多有益的观点看法。讨论大概分为了个人自我和社会群体两大方向。针对个人的标签,在自我和他人的互动中既需要坚定自我,不被他人的单一标签左右,也要在给他人贴标签时保留他者发展丰富自我的可能。人是丰富的多变的具体的,不是扁平的简单的。同时我们也可以利用一些标签激励我们或者减少社交成本,发挥其正面作用。在面对整个社会赋予的现今看来不合适的大标签,我认为需要保持觉察的能力,发现进而行动,觉察即自由”。
2睿:本次gap hour和大家一起交流了很多,也听到了很多新颖而深刻的想法。让我意识到,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我们不应当过于关注他人的标签,而应当意识到我们是在与真实的人交流。同时也需要关注标签背后的用意——仅仅是打趣还是别有用心。
K:本次gap hour和大家的交流了很多,对于标签,我总是下意识地去反对,认为它太片面,会束缚住我们。但在讨论中我发现标签其实也是有好处的,也不应该为了反对而反对,最重要的是遵从自己的内心,对自己有清醒深刻的认识,才不会随便被别人给我们的标签所影响。
Gino:本次读书会和大家交流了有关“标签”的话题,得到了很多启发。从积极的角度来看,标签可以降低我们对其他人或事的认知成本,也可以帮助我们补足对自身认知的盲点,获得更加完善的自我认知。积极且恰当的标签也有助于我们增强自信心。从消极的角度看,针对个人的标签可能让我们陷入“非黑即白”的思维惰性中,难以完整地认识他人。当我们用消极的标签指责他人时,我们错误地将他人在处理一件事时的瑕疵上升到其人格的缺陷,非但无助于解决问题,还会伤害他人的自尊心与自信心,也不利于两人之间的关系发展。从社会的角度来看,针对某一社会群体的标签并不一定适用于这一社会群体所包含的每一个人,当我们和他人相处时,也要避免用大而不当的社会标签去约束和伤害他人
小缨:本次gap hour和大家围绕“标签”进行了讨论。可以说,标签是一把双刃剑。它的产生或者是为了便于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也或许是人们在充满不确定性的环境中寻求认同的体现。我们每个人都会面临被别人打上标签的情形,也难免带上标签的滤镜去看待他人,但需要记住的是,真实的人应当是色彩缤纷而不是非黑即白的,不论是对自己还是对他人,在似乎不能满足标签带来的要求时,都应给予充分的包容和尊重。面对标签,也应学会直面真实的自己,以坚定地自我从容应对。很开心能够和大家进行交流,我也学到了一些独到的见解。
站在“长处”与“短处”之间
新心GAP HOUR 第88期预告
小时候我们都听过木桶原理:一个桶到底能装多少水,是由它的最短板决定的。于是我们会在各种情境下试图弥补自我的不足,比如,高中时老师总说的“要想提分,学最差的那门最有性价比”;又比如总会在一些时刻被长辈们嗔怪“这方面你不如别人家的孩子”……听得太多,我们于是开始自我怀疑,为什么感觉我有这么多不足,别人却能事事都做好呢?
那,木桶原理是否有另一种打开方式?如果这个桶是倾斜放置的,那么是不是意味着倾斜方向的木板越长越能容纳更多的水?把自己所真正擅长的发挥到极致,是否也是一种“完满”的方式?
具体活动时间与安排将陆续在公众号推出
感兴趣的同学欢迎关注后续推文!
来源 / 新心GAP HOUR
编辑 / 孙超逸
审核 / 郭晓丽 谌燕 张睿丽 李升岚